帶你揭開皰疹的真面目

本文Tag標簽:皰疹??

  皰疹這個名詞早在2500年前就出現(xiàn)在古希臘的醫(yī)學文獻中,當時是描述出現(xiàn)在皮膚表面上的多重異狀。直到公元1814年,皰疹才被局限在一些短暫,群發(fā)性的水皰,主要出現(xiàn)在口腔外圍及生殖器周圍。

  如同前述,皰疹可分為2大族群,第I類型(口腔型)及第II類型(生殖器型),這2類型的病毒在構造方面非常的相似,都是雙股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體積大小也差不多。人類是皰疹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僅在美國就估計大約有一億六千萬至一億八千萬的人口體內可偵測出皰疹病毒的抗體存在,這其中約有兩百到兩百五十萬的人口每年會有4次或以上的復發(fā)經驗。

  皰疹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為親密性的接觸,最常見的是經由口對口,或是由生殖器到生殖器,及由口到生殖器的感染。皰疹I型通常是在幼童期就被感染,而皰疹II型則是在開始有性行為后比較活躍。一旦病毒侵入體內后會先在入侵處開始復制,再來則會局部直接的侵襲,或經由血液的傳送,或經由周圍的神經來達到遠程的擴散皰疹病毒通常會潛伏在末梢的神經節(jié),透過某些因素的影響會再度激發(fā)病毒的活性或復發(fā)感染,如紫外線的曝射、發(fā)燒、外傷、神經節(jié)的刺激、月經、壓力,或免疫抑制療法等。但整個運作機轉在目前仍是個謎。

  初次感染皰疹I型病毒大多是無癥狀或不知覺的,若有癥狀常是并發(fā)齦口炎。懷孕期并發(fā)齦口炎對母體及胎兒僅存微乎其微的影響。但是對于皰疹II型的初次感染則具有相當之后遺癥,其癥狀包括:病灶處疼痛、排尿困難、性交不適,及局部淋巴腫大等。對于復發(fā)性皰疹,雖不會增加流產,畸形胎兒,早產,胎兒生長遲滯,或母體罹病等機率,但其對造成新生兒感染仍是一個潛藏性的危機。因此,在絨毛羊膜層未破前,就已發(fā)生先天性感染則屬罕見若不幸感染,這可能是病毒借由進入母親體內之血液循環(huán)后進而感染胎盤,再直接侵襲胎兒。如果是在懷孕初期,以造成胎兒死亡后再形成流產居多,很少會造成畸形胎兒,因此在懷孕初期之皰疹感染并不構成施行人工流產之要件。但如果是在懷孕后期之先天性感染,若是胎兒幸存的話,新生兒死亡、早產、胎兒生長遲滯,及多器官異常等機率皆會增加。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